几十年前的剃头铺子、国营理发店早已淡出了许多人的记忆。在松原市有这样一家“国营理发店”,上世纪70年代的理发椅、老式电吹风、剃头刀、胡刷等,每样工具都称得上是“古董”,加上老师傅用老手艺给顾客理发、刮脸,让老街上的居民难以割舍……
“国营”理发店都是老家什
国营创新理发店“藏身”在松原市客运中心站附近的一处平房内,墙的外面贴着白色瓷砖,房门前搭了一个门斗,铁皮门上写着“理发”“刮脸”。门斗上的牌匾没有LED灯,字有些陈旧,“国营”两个字让上点年岁的人觉得亲切、年轻人感到陌生。
4月6日7时25分,创新理发店准时开门,第一位到店的张师傅先到附近水房,花上5元钱买回10壶开水,拿着笤帚清理地上残留的头发。7时30分,李师傅、刘师傅、董师傅都已到店,穿上白大褂、戴上套袖,理发店准时营业。这些事他们已重复做了30多年。
理发店不大,约有20平方米,5把铸铁理发椅分成两排从门口一直摆到屋的最里侧,每把椅子重达150公斤,都是上世纪70年代生产的。椅子旁都摆放着一个木制小桌子,上面放着老式剃头刀、胡刷、推子,电吹风、木梳等各种理发用具,一个黑色革面长条椅摆在左侧。墙上钉着5个挂衣服的木制衣服架,一台老式电风扇挂在墙上,墙上、窗户上还钉着很多钉子,是用来挂衣服和兜子的。最里侧是一个洗手池,池里放着几个塑料盒。屋内的电器只有电吹风、电推子,看不到音响,更没有电脑,没有收银台,也没有迎宾。
来这理发要的就是老手艺
天有些冷,在离创新理发店不足百米远的几家时尚理发店,还没有开门。7时40分,第一位来理发店的顾客是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刚推开门,老人就开口了:“今儿来得早吧,要是晚了又排不上号了。”
“老爷子好,身体还这么硬实。”几位师傅笑着答话。
“今天剃头还刮脸,哪位师傅闲着呢?”
离老人最近的张师傅把老人让到了自己的理发椅上,老人微闭着眼睛,花白的头发不到一厘米长。张师傅拿着头发刷蘸着肥皂水向头上刷,边刷边起泡沫。刷完肥皂水,张师傅左手按住额头,右手拿着刮刀在左手下方,“唰……唰……”头发被刮刀慢慢地刮了下来。
10分钟后,头发刮完了,张师傅来到洗手池,在一条白毛巾上倒上开水洗了两下、拧干,用毛巾给老人擦了擦头。接着将理发椅上的小靠枕放在椅子上,慢慢将理发椅后背放平,老人头倚靠枕躺了下来。随后,张师傅又向老人的胡子上刷肥皂水,这次连耳朵、鼻子附近都刮了一遍,再用剪子将老人鼻孔内的汗毛剪了几下。最后再用开水洗了洗刚才那条白毛巾,将老人头和脸全都擦了一遍。 “舒服,要的就是这个劲,还是老手艺。”老人起身掏出10元钱递给张师傅,张师傅找回两元。
不办卡不推销师傅没艺名
“酒香不怕巷子深”,不到8点,每位师傅都在忙,长条椅上有3位顾客在排队。这些顾客多数都在50岁以上,理平头、剃光头、剪随便(一种发型),闲着的理发椅上也坐着等着理发的顾客,还不断有顾客打开房门看了看,留下一句“一会儿再来”,转身就走。
屋内没有音乐声,也看不到电视画面,听不到絮絮叨叨让你办卡、推销产品的声音,不诱惑你烫发,理发师没有艺名……
直到下午1点,几位师傅才抽出时间,将从家里带来的午饭拿到附近的水房,花上5毛钱热了热。他们天天从家里带饭,麻辣烫、米线这些快餐他们很少吃。水房是卖开水的地方,理发店烧不了开水,水房解了他们的燃眉之急。很早以前,买开水的顾客可以免费在水房热饭,现在则开始收费了。
月挣不到两千够自己花了
吃过午饭,店内暂时没有顾客,李师傅拿出烟点了一根,边抽烟边和记者聊了起来。
李师傅今年50岁,19岁“接班”在国营理发店工作,企业改制后,就和其他4位同事合伙租了房子,继续开理发店,名字没改,还是沿用几十年的老名字。如今已有两位老师傅退休,但在家待不住,还继续和老同事一起干。他们还像在国营企业一样,早上七点半上班,下午五点下班,除了春节休息一周外,其他节假日不休息。
房子是5人合租的,每人每月300元,除去费用,一个月挣不到2000元,“儿女都成家立业了,钱虽不多,够自己花。”企业改制时,他们不会别的手艺,也舍不得这个手艺,大伙就都没有改行,也学过染发烫发但总觉得不适合。他们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不理长发、不染发烫发。”因为现在女生的发型不好弄,染发烫发也不会。
年轻人不爱学老手艺没传承
“理发6元、刮脸5元,理发加上刮脸只收8元,外边理一个男士头还得20元,烫一个头最少得上百元。”李师傅说,年轻人不爱学、也不容易学,当年他们学刮头时,双臂放平,右手前后滑动,后来练习削木头棍,练得做梦都在削,刚给顾客刮头时,经常会划破头皮,“那时人也不娇气,划破了说声对不起,现在可不行了。”
几十年了,几位老师傅也没收徒弟,“等我们退休了,这些老手艺也就带走了。”李师傅说。
16时40分,店内暂时没有顾客,几位师傅将门关上,开始清理屋内卫生。17时,几人准时离开了理发店,“来我们这都是中老年人,到了晚上大伙都遛弯去了。”这时,同一条街上的几家时尚理发店内灯火通明,穿梭着衣着时尚年轻人的身影。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