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松原警方在检查中,打掉一生产、销售伪劣醋、酱油的窝点,收缴大量伪劣商品原料、成品及制运工具。
“ 这个季节,大棚内本该是绿油油的场面,可相反的是,大棚内总有人进进出出,很忙碌的样子。”居住在松原市宁江区新城乡八家子村的村民们对这个大棚很纳闷,这里面到底藏着什么猫腻?
3月28日,松原市公安局宁江一分局经侦大队接到群众举报后,对八家子村张某所扣大棚进行了检查。
“ 当我们进到大棚里时,被眼前的场景吓了一跳。大棚内堆着大量的塑料瓶、包装袋,以及包装成箱的酱油、醋等,还有一些商标。”民警介绍。
“卫生条件极为简陋,塑料筐内一层纱布,上面还留着过滤下来的废物。”民警介绍说,大棚内本来温度就比较高,再加上有这些残渣废料,整个大棚内弥漫着难闻的味道。
经过检查,警方确定,这个窝点内生产的鸿前牌老醋、酱油,万虎牌北京酱油都是使用伪劣原料,在没有厂房、没有消毒设施等简陋条件下勾兑而成的。
在大棚边的一间仓库内,堆满了已经包装成箱的酱油、醋等,还有大量的外包装袋。
随后,工作人员在现场收缴大量制假工具及生产制假原料等物品。其中,生产伪劣醋、酱油的打码机1台,水箱1台,勾兑箱1台,装瓶封口机1台;用于伪劣醋、酱油的假冒注册商标50余万张,空桶1.5万个,外包装袋2.5万个,同时收缴未销售的伪劣酱油300余桶,醋200余桶,涉案总价值60余万元。
在现场,一位男子引起警方注意。该男子称,他只是来帮着看场子的。经过民警仔细盘查,男子交代,他姓万,今年60岁,家住松原市扶余县蔡家沟镇,暂住松原市宁江区新城乡八家子村,是来装运货物准备往外销售的。
随后,民警将销售伪劣产品的万某抓获,将窝点的原料、设施等予以没收。
万某交代,这个加工点是张某建立的,张某负责生产及销售,他只是帮着拉货对外销售。
“ 用于生产伪劣醋、酱油的原料就是焦糖色素、豆香油香精、博立糖化酶以及醋酸等,用这些进行勾兑,然后包装成其他品牌产品进行销售。”民警说,他们在现场,还收缴了焦糖色素300余袋,豆香油香精600余桶,博立糖化酶300余桶,醋酸2000余斤。
目前,该窝点已被取缔,犯罪嫌疑人万某已被刑事拘留,涉嫌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的犯罪嫌疑人张某正在抓捕中。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