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中旬,初秋的寒凉已浸染东北大地。在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查干花镇腰英吐村,49岁的谭百文正忙着装修新房。 这是一套60平方米的两居室,午后阳光透过塑钢窗折射在浅白色的天花板上,整个房间显得格外透亮。“我们终于有新家了!”谭百文说。 去年冬季,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和乾安县交界处发生了罕见的震群型地震,震级最大达到5.8级。谭百文所在的腰英吐村受灾尤为严重,全村共有125户村民的房屋整体坍塌,近千名群众被紧急转移。 地震中,谭百文家的两间瓦房被摧毁。他的妻儿在震后移居到外地亲戚家,老谭则住进了政府搭建的临时板房。“当时我最大的心愿就是能住进新房。”谭百文说。 10个月后,谭百文的愿望实现了:整齐宽敞的村落道路两旁,一排排蓝瓦灰墙的新居拔地而起。 “你看,这房子有圈梁、有钢筋,结实得很!”44岁的腰英吐村七社社主任马占波指着自家新房对记者说,“再有地震我们就不会东跑西颠了。” 马占波告诉记者,受灾后政府为每个倒房户提供6万元的建房补助。建房前,村民们在包村干部和村支部引导下,与施工单位进行自由选择;施工过程中,村民全程监督使用材料和施工质量。 “我装了陶瓷洗脸盆、太阳能热水器,屋子整得漂漂亮亮的,心情更好了。”马占波说。 据查干花镇党委书记王雷介绍,在房屋重建中,当地政府严格按照7度烈度的抗震标准设防,采用钢架屋顶和整体立柱建筑保证房屋抗震性能。施工单位也都经过严格的资质和信用记录审核,缴纳保证金保证施工质量。 “目前,全镇已竣工验收合格的房屋占95%,预计到10月末,受灾村民可全部入住新居。”王雷说。 在乾安县安字镇瑟字村记者看到,一幢占地640平方米的二层小楼已进入收尾阶段,这是为地震时损坏严重的瑟字小学修建的教学楼。据该校校长王晓丰介绍,新教学楼预计在10月16日完工,建成后可容纳135名学生上课。 “地震前学校用煤炭取暖,而新校舍将采用电地热,确保学生温暖过冬。”王晓丰说。 记者发现,除去即将落成的新房外,灾区群众的生活方式正悄然改变:学校、文化广场、天然气入户、自来水改造等系列配套设施的建设,使村民们的生活理念开始转变。 “就连结婚时也没住上过这么好的房子。”44岁的村民刘桂香说,“现在房子有了,我们心里踏实多了,今后好好种地,多赚点钱,让全家过上好日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