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顶都是钢梁,用电焊‘呲’得死死的;四角都是柱子,用水泥浇得邦邦硬;盖房不用花钱,心里特别敞亮。”在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腰英吐村,78岁的村民王柏林向记者比划着新房子的结构。去年隆冬时节,罕见的多次五级以上震群型地震使村里的房屋受损严重。
地震中王柏林的土坯房塌成土堆,“好在人没事”。领了7000元安置补助的王柏林和老伴在震后迅速落成的板房里住了几个月,就搬进了新居。“施工队干活利索,连饭都不用供。”老伴儿陈淑芬说,“地震没砸着,过冬没冻着,这又住上了新房,俺知足啦。”
在松原地震震中的前郭县和乾安县,和王柏林、陈淑芬一样已经或即将入住抗震新房的还有近7000户居民,另有1.5万余户受损房屋得到维修。在财政收入吃紧的情况下,前郭县多方争取筹措民政救灾补偿资金和吉林省危房改造资金,加上县财政投入,共有近3亿元资金注入灾后重建。
“有多种大小户型,施工单位和老百姓可双向选择,每户补贴6万元。”前郭县县委书记宝音太说。“施工单位资质都经过严格审核,利用缴纳保证金的方式保证施工质量,防止恶性竞争。”乾安县县长宇树志表示,钢架屋顶和整体立柱使得房屋抗震性能良好,“用吊车吊起来都不散架。”
在受灾较为严重的前郭县腰英吐村和乾安县瑟字村,震后的残垣和凋零早已不在,取而代之的是崭新民房、水泥路和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以至于震后多次前往两地采访的记者“转了向”,只有院里的救灾帐篷和板房能让人想起震后的模样。
如今的震区已有80多户居民搬进新居,预计今年国庆期间村民将全部入住新房。水电入户,洗手间上下水齐全,宽敞道路、统一院墙、统一大门……新落成的村子村容整洁。“我们将灾后重建和新农村建设标准有机结合,力争‘一步到位’。”宝音太说。前郭县查干花镇受灾严重的4个村屯做了详细的重建规划,其他村屯也纳入了镇域规划范围。
宇树志也持有相同观点,该县与企业合作,在受灾村屯建设了统一供气站,农民只需上缴两公顷玉米秸秆,就能换取一年的天然气使用。不仅如此,该县还为村里的养殖户建设了牧业小区,为没有住房的村民建设了廉租房,月租只要一块钱。
“俺们也像住进了城里时兴的‘社区’。”村民马占华说,“等村广场修完,咱也能在那整上一段广场舞。”采访中,不少农民朋友表达了对新生活的向往。
向往背后,是震区干部群众的辛勤汗水。干部包保、入村入户、深入一线……松原市基层干部扎根震区受灾群众身边,保证了重建工作快速有序。“工作人员把办公室设在灾区,分管城建的副县长天天盯在这儿。”查干花镇党委书记王雷说。
“镇里天天派人来这检查,包保干部天天在这溜达。”腰英吐村村民刘丽萍说,“重建不担心,就是觉得有点过意不去:干部自己的事都顾不上,对俺们的事却那么上心。”不少村民有了送锦旗的想法,被干部们婉言谢绝。“我们都年轻,累了睡一觉就能缓过来,这都不是事。”王雷说。
有人说,松原地震以来打赢了“三场战役”:最高达五点八级的震群型地震未死一人;寒冬时节3万多转移群众无一冻伤;灾后重建中抗烈度七度以上的新居拔地而起,统一规划的新农村格局在废墟上矗立,打开了农民通向幸福生活的新空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