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家的宠物是猫是狗,而我家的宠物竟是一只鸡。 这只名叫“大大”的母鸡,毛体光滑,模样平常,但很通人性,很讨人喜欢。 我和妻每天下班回来,一进家门,它就从阳台鸡窝跳出来,径直跑到我们身边大声报告:“咯咯哒,咯咯哒!”翻译成人语就是:“下蛋了,下蛋了!”这时,鸡窝里总躺着一个大大的蛋,这也是它的名字“大大”的来历。我去捡蛋,它就围着我边跳边叫,像是打招呼,又像是邀功请赏。这时,我摸摸它光滑的毛,轻轻拍拍它的脸,抓一把米给它,算是奖赏。 每天晚饭时,它非常准时地跑到饭桌旁,有节奏地用嘴啄饭桌的一只脚,那声音听起来是这样的:“嘟嘟笃,嘟嘟笃!”翻译成人语,就是“开饭啦,开饭啦!”当我把第一盘菜摆上桌,它就不啄了,深情地望着我,准备和我们全家共进晚餐。它的食谱很特别,除了鸡族通常吃的食物外,最喜欢吃纸质类的东西,如纸板、白纸、报纸甚至图书杂志这些与文化沾边的东西,令人不解。我们吃饭时,就在饭桌下摆上一个小碗,里面的食物必有一半是纸类。我们吃完,它也吃完,连掉在地上的饭菜渣渣吃得干干净净。 晚饭后,是一天中“大大”的幸福时光。它会主动跳到我的身上,要我为它“按摩”。我轻轻抚摸它光亮的羽毛,从头摸到尾,它则非常享受地闭上双眼,一声不吭。妻坐在矮凳上,一喊“大大”,它立即跑过去,偎在妻身边,搁在她的大腿上闭上眼睛,舒服地接受妻的按摩。 每天晚饭后的这段“黄金时间”,是我们和“大大”的感情交流时间,人和动物融为一体,其乐无穷,难怪它是我们的宠物。 为了不影响孩子的学习,我们准备着如何处置“大大”,这确实令我们颇费思量大伤脑筋。孩子提出送给附近农民,并一再严正声明:坚决不准杀,她是不会吃“大大”的肉的。妻觉得这么肥的一只鸡,送人实在可惜,提出杀鸡吃肉喝汤。我亦严正声明,鸡我是坚决不杀的,和它感情深,下不了杀手。妻又提出拿到市场请人杀,我又声明坚决不吃肉。意见分歧太大,这事一拖数日,不了了之。 去年暑假前,妻要准备回娘家,为了不影响孩子学习,我忍痛割爱,把鸡送回去,随妈她们处置。妈说:像这么乖的鸡,谁舍得杀来吃,又有谁能忍心吃,留着喂吧。一锤定音,“大大”又奇迹般活了下来。当天下午,它下了一个很大很可爱的蛋,算是给妈的见面礼。以后,“大大”又开心地每天“咯咯哒,咯咯哒”了。 至今,我们全家还时不时谈起“大大”的趣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