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都在搜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发表新主题
分享
开启左侧

常识中泰证券:第季度有望迎来医疗器械板块阶段性拐点2025/9/9 10:41:09

[复制链接]

常识中泰证券:第季度有望迎来医疗器械板块阶段性拐点2025/9/9 10:41:09

msmkmm2012 发表于 2025-9-9 10:41:09 浏览:  0 回复:  0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泰证券研报表示,国内医疗器械行业依然处于速发展阶段,短期医保控费在医疗器械领域可能带来负面影响,但依然看好创新驱动下的进口替代以及全球化发展,当前时间点预计多重负面影响正在充分释放,2025年第季度有望迎来器械板块阶段性拐点。持续看好:1国产企业在政策扶持以及创新驱动下,竞争力不断提升,加速进口替代;2看好全球化布局完善,海外市场持续突破的标的;3重视AI医疗、脑机接口等主题投资机会。捷融尚品徐浩然的相关资讯可以到我们网站了解一下,从专业角度出发为您解答相关问题,给您优质的服务!https://www.gpttt8.com

全文如下【中泰医药】祝嘉琦:医疗器械板块2025H1总结:高值耗材有望率先走出政策扰动,继续看好创新+出海
多重政策扰动致院内诊疗继续承压,国际化有望带来新增长点。2025H1医疗器械上市收入121296亿元,同比下降632%,扣非净利润15831亿元,同比下降2307%,不同子板块分化明显:2025H1收入增速从高到底排序为高值耗材(+399%)、低值耗材(+031%)、医疗设备(-584%)、体外诊断(-1572%),扣非利润增速从高到低排序为高值耗材(+197%)、低值耗材(-2156%)、医疗设备(-2494%)、体外诊断(-4068%)。其中高值耗材板块进入后集采阶段,负面逐步出清下改善趋势显著,尤其是集采出清品类如骨科、电生理等均有不错增长表现;低值耗材受国际形势变化影响,短期发货、订单均有波动,我们预计2025H2压力有望陆续缓解;医疗设备大部分受招投标落地节奏变化和渠道去库存影响,短期继续承压,季度有望逐渐看到业绩拐点;体外诊断在DRGs、集采、检验互认等政策密集执行下,短期业绩继续承压,我们预计2025年底有望见底出清。
25Q2高值耗材板块表现相对亮眼,环比改善明显。2025Q2医疗器械板块整体收入同比下降650%,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2875%,压力主要来自体外诊断和医疗设备板块,其中25Q2体外诊断板块受医保控费政策负面影响,量价齐跌趋势明显,设备板块则继续延续高基数和去库存影响;利润波动较收入更大,主要还是价格内卷和规模效应下降影响。子板块来看,收入同比增速从高到低排序为高值耗材(+761%)、低值耗材(-163%)、医疗设备(-635%)、体外诊断(-1604%)。伴随集采陆续出清,同时深化出海战略,高值耗材板块于25Q1率先企稳,Q2环比进一步提速,改善趋势显著。
高值耗材:多细分进入后集采阶段,一方面看好集采化带来的估值修复,另一方面创新+出海仍是核心竞争力。2025H1子板块收入增长399%(-052pp),扣非利润同比提升197%(-700pp),2025Q2高值耗材板块收入增长761%(-095pp),扣非净利润增长1046%(-531pp),在器械板块下表现相对稳健,是整体板块下率先走出政策负面影响的子板块。考虑到国内“应采尽采”趋势下,目前常用高值耗材大多已陆续纳入或地方集采范围,降价压力持续释放,相关品种国产中标份额提升显著,多细分陆续进入后集采阶段,通过持续创新+出海等方式现中长期持续增长,我们建议重点关注创新能力持续被验证的微电生理(+1280%,相较2024H1收入同比变化,下同)、惠泰医疗(+2126%)、友医疗(+1777%)等,同时关注海外业务持续速增长的南微医学(+1736%)、春立医疗(+2827%)。近期第十一批药品集采规则不再简单的以比较低报价作为参考,药品集采规则化下,耗材集采规则也有望化,对于正在集采或尚未集采的相关企业有望迎来估值修复。
医疗设备:设备更新加速落地,中期板块院内需求可能呈现结构性分化。2025H1子板块收入下降584%(-468pp),扣非利润同比下降2494%(-1797pp),2025Q2设备板块收入下降635%(-559pp),扣非净利润下降3333%(-27pp),2024年医疗设备板块受反腐、设备更新落地节奏等政策影响,终端招投标有所滞后,对企业收入利润均有负面影响;根据众成医械数据库,我们选择与上市关联度较高的几个细分板块看招投标情况,包括超声、消化内镜、磁共振、PET,自2024年6月开始,部分品类已经表现出明显环比向上的趋势,2025H1伴随招投标持续恢复,叠加低基数效应,医疗设备招投标整体均呈现明显增长趋势。但考虑企业渠道库存仍需时间消化,我们预计2025Q3有望迎来板块业绩拐点。中期来看,考虑疫情以来终端需求释放的节奏差异,我们预计板块未来不同细分领域景气度会出现分化。
低值耗材:看好出海打开增长空间,重点评估地缘风险。2025H1低值耗材子板块收入增长031%(-945pp),扣非净利润下降2156%(-4603pp),收入端板块内大部分在下游去库存完成后均现了恢复性增长,规模效应提升下,利润表现更加亮眼;25Q2板块收入下降163%(-1760pp),扣非净利润下降4237%(-5791pp),考虑到低耗板块企业出海较多,这里需要重点评估地缘风险,因此我们更看好具备客户积累和海外产能的低耗企业,尤其是国内OEMODM为主的企业不断进入外资头供应链体系,有望带来中期持续高成长。
体外诊断:DRGs、集采、检验互认等政策带来量价齐跌,长期看好创新+出海带来的成长性。2025H1年子板块收入下降1572%(-952pp),扣非利润同比下降4068%(+3087pp),收入下降主要是DRGs、反腐、检验结果互认、拆套餐、集采等负面政策密集执行带来的量价齐跌,利润端降幅高于收入主要系规模效应下降,同时集采、增值税率对价格亦有冲击。展望2025H2,考虑DRGs和检验互认的执行节奏,我们预计检验量的负面影响有望于2025年底见底出清,价格层面,考虑集采节奏和终端收费调整进度,短期价格可能持续承压,有望于2026年上半年企稳。中长期来看,我们依然看好IVD行业在持续创新和出海层面的成长性。
投资建议:国内医疗器械行业依然处于速发展阶段,短期医保控费在医疗器械领域可能带来负面影响,但我们依然看好创新驱动下的进口替代以及全球化发展,当前时间点我们预计多重负面影响正在充分释放,25Q3有望迎来器械板块阶段性拐点。我们持续看好(1)国产企业在政策扶持以及创新驱动下,竞争力不断提升,加速进口替代;(2)看好全球化布局完善,海外市场持续突破的标的;(3)重视AI医疗、脑机接口等主题投资机会。
风险提示:产品市场推广不达预期风险;政策变化风险;行业数据进行了一定的筛选和划分,存在与行业际情况偏差风险;研报信息更新不及时的风险等。
(文章来源:人民财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