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原绕城高速公路全长26.651公里,四车道标准建设,设计速度为100公里/小时,北起松原市大洼镇解放村,南到前郭县兴原乡二莫村,与已建成的大庆至广州高速公路二莫至双辽段对接,全线共设置宁江和前郭两条连接线、宁江松花江特大桥1座。
“松原绕城高速公路是计划今年年内建成通车项目,目前已经进入冲刺阶段。按照吉林省委、吉林省政府要求和吉林省交通运输厅党组的部署,集中精力、鼓足干劲、狠抓工期、创新开拓、确保质量、确保安全,如期完成工程建设任务,是吉林省高建局今年工作的重要目标之一。”吉林省交通运输厅党组成员、吉林省高建局局长纪景义说。
来到宁江松花江特大桥施工现场,运送物料的大型装载车往来穿梭,建设者正争分夺秒焊接护栏。这座大桥在2012年实现主桥合龙,2013年4月底完成所有预制T梁架设,主桥斜拉索附属工程施工几近完工,通车已进入倒计时。
“宁江松花江特大桥全长2236米,是目前吉林省内高速公路上第一座矮塔斜拉桥,也是吉林省内最大的矮塔斜拉桥,建成之后可以缓解城市道路交通拥挤,对加快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主管该项目的吉林省高建局总工程师丁洪民告诉记者。
宁江松花江特大桥由吉林省高建局负责建设管理,该桥基本涵盖了桥梁的全部类型:长大基础、斜拉桥、悬灌梁、预制梁、现浇梁……对建设者的管理能力及技术水平,都是重大考验。为此,吉林省高建局联合吉林省交通科学研究所、东南大学,依靠科技力量,解决制约性的技术难题,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加快建设进度。
宁江松花江特大桥桩基的主桥孔径为2.5米,深度最深达93米,均创吉林省之最,加上松花江地质条件差、沙层深、细沙多,钻孔如果处理不好,上面部分容易塌孔。为了解决这一大桥施工的“拦路虎”,吉林省高建局与科研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共同开展科技攻关,反复研讨、反复比选,决定采取反循环钻机、旋控钻机等新设备施工,快速成孔快速灌注。最多时,主桥上有6台钻机同时作业,引桥上有12台钻机同时作业,这样既提高了工效,又攻克了流沙层和泥岩层深桩基础易塌方的施工难题。
承台施工要在水中进行,由于大桥处于特殊地理位置,这种地质采用在南方惯用的铺钢套箱作围堰的方法施工变得费时费力,控制不好还可能出现漏水现象。吉林省高建局与相关各方经过综合研究,决定采用拉森钢板桩围堰施工法,这种工艺针对平时水流较小的松花江十分适用,不但省力、节约成本,还提高了施工速度。
特大桥地处VIII度地震带。出于对大桥安全性的考虑,吉林省高建局要求施工单位采用整体性强的肋板式桥台,桥上四塔墩座分别设置减震器,梁与梁之间、梁与背墙之间设置橡胶减震垫板,引桥结构的地震力由除过渡墩以外的其它中间墩共同承担等一系列抗震措施,较大幅度提升了大桥的安全指数。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