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都在搜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发表新主题
分享
开启左侧

明白:调查:保障劳动者权益,56.2%受访者呼吁遏制超长加班、隐形加班

[复制链接]

明白:调查:保障劳动者权益,56.2%受访者呼吁遏制超长加班、隐形加班

岁月如歌 发表于 2024-5-29 12:15:49 浏览:  52 回复:  0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今年全国两会,“带薪休假”“离线休息权”等劳动者权益保障有关话题多次登上热搜,引发热议。全国两会召开前夕,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进行的一项有2022人参与的调查显示,保障劳动者权益,56.2%受访者呼吁遏制超长加班、隐形加班,51.0%的受访者期待保障习期劳动权益。



56.2%的受访者希望遏制超长加班、隐形加班

90后宋川在南京一家设计工作,加班是常有的事,有时候甚至要加班到凌晨。有时候即使下班了,还得回复工作群里的消息,“生活和工作的界限变模糊了,经常感到很疲惫。”

现居北京的95后李妮曾入职过一家,她觉得,现在很多工作都靠线上的工作群沟通、推进,所以有时不得不在下班后线上处理工作。

调查显示,在劳动者权益保障方面,遏制超长加班、隐形加班比较为受访者关注,获选率为56.2%。

今年全国两会,全国、全国总工会办公厅主任吕国泉带来一份《关于保障劳动者离线休息权的提案》,建议将离线休息权入法,减少劳动者出现“休而不息”的情况,从而更好地保障劳动者权益。

宋川关注到了这位的提案,他觉得这个建议很好,如果能够落的话,会对劳动者的个益有所保障,但他比较关心怎么去执行,遇到“隐形加班”的情况怎样维护自己的权益。

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教授、社会法研究所所长娄宇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从司法践来看,加班的认定条件包括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协商一致、在延长的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工作、提供质工作内容项。“隐形加班”的认定难点在于,一方面难以探究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是否协商一致,劳动者的主观意愿如何。“另一方面,远程工作和居家办公越来越多,劳动者在休息时间通过社交媒体开展工作往往不是在工作场所进行的,而司法践中,对于‘线上工作’是否认定为加班的情形,缺乏考量和认定标准。”

娄宇介绍,今年年初,北京市第中级人民法院审理的“隐形加班”劳动争议案,入选比较高人民法院与广播电视总台评出的“新时代推动法治进程2023年度十大案件”之一。法院在该案件中创新性地提出了“明显占用休息时间”和“提供质工作内容”这两个关键判定要素。娄宇认为,这为当下频繁发生的新兴的“线上加班”“隐形加班”等情形提供了可操作性的认定标准,切保障了劳动者的“休息权”及“离线权”,也为法院处理类似案件提供了参考。

51.0%的受访者期待保障习期劳动权益

北京某高校大学生王琦比较近在习,今年全国两会,她比较关注习生权益方面的内容,比如习生的工作时长、习工资等,“习生大多缺少社会经验,遇到劳动权益受损的情况,往往不知道怎么维权,希望能给予习生更多支持和保障。”

调查显示,51.0%的受访者期待保障习期劳动权益。

“习期不应当成为劳动权益保障的‘真空期’。”娄宇指出,我国劳动法律法规都对用人单位设置习期、试用期的权利进行了限制。针对习期、试用期出现的争议,娄宇建议,一是安排统一习的各类大中专学校应当被要求承担相应的责任,不能将学生送到企业就撒手不管;二是扩大工伤保险的参保范围,将各类习生也纳入其中;是完善试用期制度,可以尝试限制企业招用试用期劳动者的人数,如规定通过试用期留用人数不得低于习期人数的一定比例,防止企业大量招录试用期劳动者,而后大量解除合同,保障劳动者权益。

调查中,50.9%的受访者希望切保障带薪休假权益,获选率也超过了半数。受访者关注的问题还有:保障被裁员者合法权益(47.9%),防范虚假招聘等陷阱(47.2%),“空窗期”社保缴纳及接续(36.2%),消除就业歧视(35.3%),工伤保险异地就医直接结算(22.3%)。

(应受访者要求,宋川、李妮为化)


对于眼前的压力,及肤网有着自己的应对方式,能够通过产品自身的品质打破困境,迎来新生。http://www.caiqing.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