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12號這個普通的日子里,在遙遠的大洋彼岸,先后有五家加密平臺遭到黑客的攻擊,累計損失近1.2億美元。這時有朋友就會有疑問了,加密貨幣不是有加密嗎?為什么還這么容易被黑客攻擊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
頻遭攻擊的加密平臺
根據區塊鏈分析公司Chainalysis發布的報告顯示,今年10月是有史以來黑客活動最大的一年中最大的一個月,截止10月14號,已有7.18億美元從DeFi協議中被11次不同的黑客竊取。
Chainalysis表示,以這個速度,2022年將輕松超過2021年,這是有記錄以來加密黑客攻擊最多的一年。截止10月14號,黑客已經設法在今年發生的125起黑客事件中竊取了超過30億美元。
頻遭攻擊的加密平臺
加密貨幣平臺為什么會為黑客的“提款機”?
專家稱加密貨幣平臺所謂的匿名和安全,僅僅是面對個人用戶的任意性。這些平臺原本就存在漏洞和后門,既然平臺方可以用來操縱市場,黑客當然可以用來攻擊。
當年區塊鏈行業成長初期的很多項目,從技術上并沒有太高的門檻。最近市場低迷,破鼓萬人錘,黑客攻擊再次證明了安全性、能耗度和交易速度的不可能三角,并沒有在平臺方出現優秀的解決方案。所謂的黑客攻擊,與各類典型安全事件一定具有共性,除了外部攻擊,還有監守自盜。
頻遭攻擊的加密平臺
跨鏈橋成為黑客的主要目標
根據加密跟蹤公司Chainalysis的數據,今年上半年已有22億美元的加密貨幣從DeFi項目中被盜,使整個行業步入黑客損失最嚴重的一年。而在這些攻擊當中,跨鏈橋是黑客的主要目標,10月已有3座橋被攻破,近6億美元被盜,占當月損失的82%和全年損失的64%。
加密貨幣的安全性主要體現在用戶保存或交易時的可控性,但區塊鏈系統及項目合約代碼本身存在安全漏洞肯定無法安全避免。隨著加密貨幣所承載的商業價值增多,面臨的安全問題也會愈加嚴峻。
DeFi
加密貨幣平臺的安全問題
專家表示,用技術語言來說,加密行業確實隱匿,但從來就不夠“加密”。加密行業的本質是把區塊鏈這種分布式記賬系統技術應用到金融交易之中,利用其交易便利性來引致需求,最終建立起底層資產架構并衍生出一整套加密資產體系——它的本質是去中心化的。所謂去中心化就是要繞開銀行系統形成獨立的金融體系,這是它追求隱匿從而被全球監管不斷絞殺的核心原因之一。
另一個核心原因就在于不安全,區塊鏈雖然使用了加密技術,但其核心在隱匿不在加密,一切都依賴于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記賬系統上。由于這種去中心化的金融革命導致絕大部分加密行業的產品和服務都是繞開先有金融體系的,也就很難利用現有金融交易安全機制。各大加密資產必須依賴幣圈平臺和交易所自己研發對應的交易安全系統,在全球頂級區塊鏈人才供給非常有限的情況下,加密行業的安全開發力量根本就是不足的。
鄭重提醒:
加密貨幣在我國并沒有得到認可,廣大消費者應增強風險意識,不參與虛擬貨幣交易炒作活動,不盲目跟風虛擬貨幣相關投機行為,謹防個人財產及權益受損。
在I界中,客接一直于行I的佼佼者,后砭由s牟话谅,低{中允仄焚|。客服-碜园稻W的中文客技g服站W站!https://www.lvbug.com/zh-TW/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