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都在搜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发表新主题
分享
开启左侧

洞察:银行理财产品存续规模25.8万亿元 上半年为投资者创收4137.5亿元

[复制链接]

洞察:银行理财产品存续规模25.8万亿元 上半年为投资者创收4137.5亿元

岁月无声 发表于 2024-9-26 14:52:43 浏览:  25 回复:  0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报 张志伟 见习 余俊毅

近年来,在资管新规的引导下,银行理财产品业务转型不断加。8月13日,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报告(2022年上)》(以下简称《银行理财半年报》)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银行理财产品存续规模达258万亿元,同比增长537%;上半年累计为投资者创造收益413751亿元。

《银行理财半年报》在回顾上半年银行理财市场发展情况时称,国内银行理财市场正向高质量发展不断推进,数据呈现稳中向好态势。

银行理财业务转型加

《银行理财半年报》显示,截至2022年6月底,共有325家银行机构和20家理财存续理财产品397万只,存续余额2580万亿元,同比增长537%,理财市场发展有序推进。

理财正在成为金融机构中的一支强力“新军”。上半年,共有2家外资控股理财和2家银行理财获批筹建。截至6月末,理财已筹建28家,较去年同期增加8家,产品存续规模1001万亿元,占理财市场比例达3880%,已成为理财市场存续规模比较大的机构类型。

对此,国信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王剑认为,随着理财行业转型升级的持续深入,各家理财在坚持稳健合规运作的基础上,开始探索业务发展新模式、新亮点,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谋求差异化生存策略。理财不断发展壮大,银行理财产品在我国资管行业乃至整个金融行业中扮演的角色将愈发重要。

与此同时,银行理财业务转型的节奏进一步加。《银行理财半年报》数据彰显四大特点:一是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化进程有序推进。截至6月末,净值型理财产品存续规模2039万亿元,占比近八成,同比提高2390个百分点。二是存量资产处置有序推进,理财业务规范化转型效果明显。保本型产品持续压降,截至6月末,存续余额015万亿元,同比减少9068%。是长期限产品发行力度稳步提升。6月份,全市场新发封闭式产品加权平均期限281天,同比增长3999%。四是开放式产品规模及占比不断上升,上半年开放式产品募资金额同比增长1009%,占比达9390%。

保险资管协会特邀研究员、某银行投资经理卜振兴对《证券日报》表示,未来银行理财业务转型的速度将进一步加,原因有。一是监管要求在2022年年底前过渡期结束;二是理财加转型,适应行业变革需要;是投资者对净值型产品的接受程度不断提升。预计未来理财会向产品多元化、投资大类化、管理智能化、理财线上化等方向发展。

王剑团队认为,银行理财业务转型方向主要包括个方面。一是转型后的非标业务仍将是银行理财产品未来重要的投资方向;二是强大的投研体系是未来银行理财发展的制胜关键;是固收+、FOF策略产品将成为银行理财产品向主动管理发展的新方向。

投资者数量超6000万人

随着国内居民财富稳定增长、银行理财市场不断成熟,投资者的队伍也不断壮大。

《银行理财半年报》显示,截至6月末,持有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数量达到613773万,较年初增长4745%,同比增长13771%。其中,个人投资者达到611409万人,占比9961%,较年初增加196599万人;机构投资者2364万家,占比039%,较年初增加926万家。可以看出,目前理财市场投资者的绝对主力仍是个人投资者。

卜振兴认为,在资管新规下,论是理财产品存续规模平稳增长,还是个人投资者人数稳定增长,都可以说明,银行理财产品经历两年多的转型后,不论是资管机构还是投资者对净值型产品的接受程度都在提升,对银行理财产品的认可度也在持续升高,国内理财市场正在向更加成熟、高质量的方向迈进。

在投资者服务方面,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建议,银行机构要进一步加强投资者教育。监管部门公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涉及理财类业务投诉4510件,环比增长351%,反映出银行理财发展与投资者需求之间还有差距。下一步,要提升投资者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坚决打破刚性兑付,现“卖者尽责”与“买者自负”有机统一,推动银行理财健康可持续发展。

正是以这样一种标准严格要求,德州APP俱乐部才有了今日的发展规模,才有了能够力压竞争对手的傲然之势。线上德州俱乐部开启万人竞技平台,欢迎您的加入!http://clubz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