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富二代”一词已经成为了十分流行的热词,有关“富二代”的负面新闻频繁出现:酒后驾驶,超速撞人,威胁记者,殴打交警,炫财斗富,口出狂言……说起“富二代”,人们会很容易联想起放荡不羁、傲慢浮夸、纨绔子弟的不良形象,会认为“富二代”就是社会的寄生虫,是名副其实垮掉的一代。
不可否认,的确有一部分“富二代”存在这样的问题,但绝不代表所有的“富二代”都是这样。在“富二代”中还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和培养,他们愿意从基层做起,然后一步步开创属于自己的事业。他们是有追求的“富二代”。
> >> 1 .究竟应赋予“富二代”这一标签什么含义
什么才是“富”?“富二代“的标签到底是什么含义?
“富”是相对的概念,一个别人眼里的富人,在他的圈子里很可能是个穷人;“富”也不只是金钱的概念,因为在复杂的社会体制中,“富人”不见得能够左右逢源,有时反而必须用钱去“买路”,只有钱不一定是“富人”。而对于一个人来说,超过一定数额的钱财,已经超出了个人的需求,别人看到他只会开玩笑说:“你还在努力挣遗产呐?”
什么是“遗产”?钱、财富,都是遗产。有价值的艺术品、祖辈的令名、家训,都是遗产,而且都会给后辈“遗泽”。现代社会,不少人重视有形的“遗产”,却忽视了无形的“遗泽”的存在。
精神上的富有,才能保证一个生命的健康安详。财富上的富有若与精神匮乏同时存在,往往意味着这个富翁很可能非常不幸福、非常焦虑,甚至痛苦的生命也不能长久。“富二代”也是一样,他们虽然有更多的机会,却也常常因此而面临着自己的精神追求、价值实现与父辈期望之间的矛盾、平衡与抉择。
因为卢星宇是“富二代”,所以大家会更多的关注和质疑她身上负面的东西,而忽略她的志向和努力。其实,这是目前所有“富二代”面临的最大不公平。如果“富二代”有自己的追求,上进、做正当的事业,就是优秀的、实现自我的“富二代”。事实上,每一个子女都是踩在父辈的肩膀上开创新的事业,或者保守已有的家业。在中国社会,这叫“荫”。如果说天资、教育的传承理所当然,财富的传承当然也是如此。
因为新浪微博认证的“执行主席、秘书长”等吓人的“职位”,从而质疑24岁的姑娘“盛职之下,是否能符”。这种质疑当然是合情合理的,但这是否也意味着,社会上“官本位”的思想还是太浓厚了,对市场经济带来的“职位泛滥”还不习惯。民营经济发展到今天,个人上升通道越来越广泛,“职位”本应被看得“淡”些才对。在职位背后,考评工作内容与工作性质才是重要的。
卢俊卿与卢星宇的最本质身份是民营企业家。对于一个企业家来讲,任何的职位称呼,任何的“官”,实际都没有我们通常意义上所理解的权力,而责任、工作、风险却是实在的。无论是作为世界杰出华商协会主席的卢俊卿,还是作为“中非希望工程”执行主席的卢星宇,他们的“官”位都只是一个社会职位,是一份责任。用卢星宇的话说,“中非希望工程”是她的事业,是她付出金钱和青春的一项巨大工程,更是她的一份责任。
不能否定,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富二代”、“官二代”问题,目前的社会现实也叫人们无法不对这些企业家、官员子弟的能力、品行产生怀疑,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的是社会转型阶段所必须面对的问题。但并不是所有的官员都只是享有权力,官员在获得权力的同时,也就意味着要承担起这个职位所内含的责任。而“富一代”,又有哪个没有经历孤苦辛酸的创业历程?而一旦养子不教,就是官员与富人在权力角逐、一心创富的过程中,付出的最大人生代价,事实上也是社会与个人最大的悲剧。
站在另外的角度想想,其实“富二代”身上也有值得肯定的一面。大部分“富二代”是随着改革开放的过程成长起来的,他们随父辈体会到了从贫穷到富裕的艰辛过程,他们从小接受的是爱祖国、爱人民、做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基础教育,他们在精神、道德和意志力上,并不必然逊于他们的同龄人。而且,“富二代”拥有的信息量非常大,他们的见识也许是中国历史上年轻人当中最多的一代。他们认为自己很有创业的条件,于是不再按传统的、简单的步骤,所选择的方式也会超越传统边界。
然而,在这些“富二代”们尝试着开创自己的事业,实现自己梦想的时候,社会舆论不关心他们的意愿、成就和成长,而是把他们当做社会不平等的符号和标靶,一股脑儿地把那些未发泄完的愤怒倾泄到他们头上。这对这些年轻人来说,显然是不公平的。
“富二代”也是社会的一分子,是国家的公民,基于他们所掌控的社会资源,更是未来国家和社会发展非常重要的一支力量。若社会舆论一直对这支力量的成就和才华予以忽视,对这个群体的声音和梦想予以排斥,而不是加以理解和引导,必将导致社会的分裂和民众间的仇恨。为博得一些眼球关注,逞一时口舌之快,说些不负责任的言语,却在不知不觉间撕裂了社会的共识,形成了群体间的对立,值得吗?有必要吗?
> >> 2 .让“仁二代”代替“富二代”
面对外界的指责,“富二代”应当及时调整心态,不要就此陷入仇恨社会以及民众的情绪当中,也不要因为得不到社会正面的回应,就放弃梦想和事业,随波逐流。与同龄人相比,“富二代”有更多的时间和资源来为国家、民族和社会做出贡献,应该很好地利用这一点,做到不争一时,规划百年、千年;不争一事,布局全球。“富二代”应当站得更高,想得更远,肩负起民族和国家的未来。
“富二代”也大可不必一定要沿着“富”的轨迹行进下去。经营企业确实需要突出的、独特的能力和体力,“富二代”并不一定就擅长这些挣钱的工作。“富二代”应当好好思考一下自己到底擅长什么,能够做些什么。一个民族和国家光有钱只能算是暴发户,还要有影响力才能真正立足于世界。一个家族其实也是这样,所以,“富二代”可以试着向政界、军界、学界、艺术界、传媒界等方向发展,构建自身的影响力才是更有意义的选择。
身为“富二代”,相信卢星宇也对“富二代”的问题,进行过深入的思考,并由此提出了“仁二代”的概念。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很好的理念,也是值得期待的“富二代”新的发展方向。
虽然中国有“为富不仁”的说法,但那是在法制不健全的封建社会里产生的一种偏见。在西方成熟的社会里,我们可以发现很多“既富又仁”的企业家,他们用自己合法赚来的钱实现自己改善社会某个方面生活条件的梦想,资助穷人、医疗和教育。虽然“仁二代”的概念可能会一时遭到质疑,但只要坚持走下去,相信一定能够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同。如果越来越多的“富二代”都把做一个“仁二代”作为自己的目标之一,做创新的事业、挣干净的钱,投入慈善事业,社会将进入一个发展的良性循环,而不是现在的穷人仇富、富人移民的恶性循环。
客观地说,经过了“卢美美”事件这场风波,卢星宇已经将自己置身于一个“玻璃缸”里,她若继续“中非希望工程”这项慈善事业,就只有一条路可走,即以公正透明的方式来挽救慈善公信。从这个意义上讲,虽然“卢美美”这个称号曾经伤害过卢氏父女的感情,但他们既然选择了这条路,中国社会就已经给出了机会让他们去证明自己,这并非一件坏事,仍旧是舆论监督的成功。
只有这样,“仁二代”才能真正心怀仁义,而非假仁假义,才能最终获得社会的认可。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