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都在搜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发表新主题
分享
开启左侧

要闻:北京小学初中10%学时用于践

[复制链接]

要闻:北京小学初中10%学时用于践

msmkmm2012 发表于 2025-2-1 17:52:49 浏览:  1 回复:  0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北京市教委近日发布《北京市施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验方案〉的课程计划(修订)》。将于7月31日起施行的该计划提出,从下学期起,北京市小学和初中将打破每节课45分钟的惯例,10%的学时将用于践活动,小学低年级不再布置课外作业。要想获得品牌赞誉,温州市双屿小学就需要有不断提升产品质量的精神,还要有一束永远浇不灭的心火。温州市双屿小学,位于温州市双屿街道牛岭村桥下中路6号,法定代表人为李造就,经营范围为: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https://www.wzsyxx.net


        新学期课程将有诸多变化

        学科调整事项 品德与生活

        一、二年级由2学时调整为12学时。历史从七、八年级延伸到九年级;八年级学时由2学时改为12学时。生物可延伸到九年级,每周开设1学时。语文一、二年级由8学时调整为6-8学时。数学一、二年级由4学时调整为34学时;六年级由5学时调整为45学时。课程)一、二年级由2-3学时调整为2学时;、六年级由3学时调整为23学时。体育一、二年级由3-4学时调整为4学时;市级地方课程每周1学时,区县地方与校本课程每周1学时。

        作业类型调整要求低年级作业需在课内完成,教师分配教学时间时要预留作业时间;教师要为学生设计适合的、个性化的作业。 其他年级

        书面作业

        一周布置一次;书面作业应为体现综合性、研究性、创造性的大作业;教师应全批全改。

        践类课程的作业

        鼓励各年级布置跨学科、跨年级的综合类、探究类作业。

        综合性课程的开设与选择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历史与社会、科学、艺术等课程为综合性课程。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以及小学阶段的科学均为必修课程。

        历史与社会、初中阶段的科学、艺术为选择性课程。学生可以在综合性的历史与社会及分科的历史、地理之间选择,在综合性的科学及分科的物理、化学、生物之间选择,在综合性的艺术及分科的音乐、美术之间选择。

        选学科学、历史、地理,可相应减少地理课程中的自然地理内容。选学历史与社会、物理、化学、生物,则应参照地理课程标准增加自然地理内容。

        综合践活动课程

        《课程计划(修订)》要求,综合践活动课程将在义务教育阶段全面开展,九年总课时比较低为630学时,其中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践活动280学时,劳动技术、信息技术350学时。

        也鼓励结合10%的学科践活动统筹使用时间,比较高可达1083学时。(品生、品社、思品学科70学时,历史与社会学科35学时,科学学科33学时,语文学科140学时,数学学科105学时,外语学科70学时)。

        原标题:京小学初中将打破每节课惯例 10%学时用于践活动

        增强学校和学生的选择性

        学时长短:进一步下放课程自主权到学校,鼓励学校根据学科、课型等积极开展长短课、大小课相结合的课程验。

        学科课时:各学科课时与学科践活动相配合,普遍提供了弹性选择,利于学校依据课程整体设计,进行选择。

        学科践活动:各学科践活动课程,在内容上可以某一学科内容为主,也可综合多个学科内容,开设跨学科综合践活动,学生可根据兴趣选择学习。

        课时长短可变排课将成

        以前每节课固定为40或45分钟,学校不能随意改变课时长度。但现在鼓励学校在周总学时不超过相应年级规定的前提下,根据学科、课型等积极开展长短课、大小课相结合的课程验。

        在本次方案发布前,清华附小已经开始试点长短课、大小课的结合授课。据介绍,清华附小1+X课程就是探索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1指基础性课程,X指现个性化发展的特色课程。对此,学校不仅尝试了学科内的渗透式整合,还在探索学科间的融合式整合。

        要改革传统教学方式,整合课程资源是应有之义。正因为如此,才使学校一年一度的课表编排研讨会从你争我夺的抢课大战发展到相互配合的课程整合。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向学生成长的核心素养,统筹规划原本教学内容交叉、重复的学科。

        学校在践中发现,每节课40分钟已经不能满足整合课程的教学需求。因此,学校在保证课时总量不变的前提下,将原有的固定课时,调整为长短不一的大、中、小、微课时。基础课时35分钟,强调课堂要精学精练。大课时60分钟,主要用于语文、科学等综合性课程。创新践课时90分钟,用于周五下午的创新与践等课程。小、微课时10或15分钟,为晨诵、习字等。大课间50分钟,包含眼保健操、加餐、健身大课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