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全面解读集体土地征收十个步骤及被征地拆迁人注意事项房屋拆迁补偿律师https://m.zaimingchaiqian.com/北京在明律师事务所专业拆迁律师为被拆迁人提供房屋拆迁补偿、征地补偿、拆迁补偿、安置补偿、城中村改造、棚户区改造、农村房屋补偿、征收房屋补偿、房屋拆迁补偿、农村宅基地补偿等土地征收动迁律师全方位服务,是一家由专业的拆迁律师和专家组成的全国权威性拆迁律师事务所。400-801-9299!
集体土地征收是指国家为公共利益的需要,通过法定程序,将原属于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征为国有的行为。根据《土地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与被征地拆迁人一起学习集体土地征收十个关键步骤,并对每步都有相应的解读,希望能引起被征地拆迁人的注意,以便依法维护自己合法权益。
一、发布拟征地通告
由县或市级国土资源局在被征收土地所在地的村、组范围内(如果系乡、镇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还应在乡、镇)发布征地通告,以书面形式告知被征土地的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村民:征地范围、面积、补偿方式、补偿标准、安置途径以及征地用途等。
解读:
1、《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等未予明文规定有关拟征地内容,主要根据国发[2004]28号《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办发明电[2010]15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严格征地拆迁管理工作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紧急通知》以及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征地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0]96号)等国家政策规定。
2、发布拟征地通告的意义,告知被征地拆迁人,其所承包经营土地因地方政府建设项目即将征收为国有土地;
3通告后,被征地拆迁人若发生抢栽、抢种的农作物或者抢建的建筑物(可认定为违章建筑),不列入补偿范围,不给予任何补偿;
4、发布主体,只有上述规定的机关单位才有权发布。
二、土地现状调查及确认
对拟征土地现状的调查结果须经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确认;确有必要的,国土资源部门应当依照有关规定组织听证。要将被征地拆迁人知情、确认的有关材料作为征地报批的必备材料。
解读:
1、《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等未予明文规定有关拟征地内容,主要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中规定;
2、由市、县级国土资源局(或土地管理局)会同拟被征收土地的所有权人、使用权人实地调查拟被征土地的四至边界、土地用途、土地面积,地上附着物种类、数量、规格等,并由市、县级国土资源局(或土地管理局)现场填制调查表一式三份,由市、县级国土资源局(或土地管理局)工作人员和所有权人、使用权人共同确认无误后签字。市、县级国土资源局(或土地管理局)应将所有权人、使用权人签字的材料作为报批的必备材料归档上报。
3、对于土地及其地上符着物现状调查及确认是对后期确定补偿安置的一个重要依据,这个环节农民在签字的时候一定要慎重又慎,一定要保证所登记造册的每一个字都与事实相符,切记不要出现空白协议的情况;
4、现实维权实践中,地方政府已强性强制征占土地后,又以发生土地权属争议发生补偿安置纠纷,告知争议的被征地拆迁人,若对土地权属争议,建议另行先提起土地确权诉讼,再依法进行分配土地补偿款。这一做法,典型属于本来倒置。土地权属现状及确认,必须在征地审批环节予以确认,否则不能办理征地审批文件,也是避免以后发生争议。
三、征询意见,组织征地听证
《关于完善征地补偿安置制度的指导意见》中规定规定:在征地依法报批前,当地国土资源部门应告知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对拟征土地的补偿标准、安置途径有申请听证的权利。当事人申请听证的,应按照《国土资源听证规定》规定的程序和有关要求组织听证。
解读:
1、具体由市、县级国土资源局(或土地管理局)会同所在的乡(镇)政府,就拟征地通告的内容征询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意见,有不同意见的应记录在案,根据村民委员会或村民提出的意见分别处理并协调解决。对补偿标准、安置途径、补偿方式有异议的,应告知拟被征地相对人有权提出听证申请,并依法组织听证市、县级国土资源局(或土地管理局)应将村民对拟征收土地的意见和听证的材料作为报批的必备材料归档上报。
2、要求听证是被征地拆迁人很重要的权利,被征收农民人更应该着重行使权利。很多农民因为不知道或是不注重听证的权利,才让自己的土地上利益糊里糊涂被侵占。现实维权 实践中,基本上都是村委会向征地主体出具放弃听证,严重剥夺被征地拆迁人的权益。
四、征地材料的组织、审核及上报
市县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征地情况调查结果和市县人民政府拟定的征地补偿标准、安置方案,以及建设项目的相关材料,依法拟定农用地转用方案、补充耕地方案、征收土地方案和供地方案,编制建设用地呈报说明书(简称:一书四方案),经过县级人民政府初步审核同意后,由县级人民政府正式行文报批。县级人民政府同时应就征地补偿标准合法性、安置方案的可行性及妥善安置被征地拆迁人生产生活保障措施出具说明材料;被征地拆迁人提出的意见较多、情况较为复杂的,县级人民政府应当说明采纳意见的情况。
五、征地公告
经依法批准征地项目后,市县人民政府和市县国土行政主管部门要及时进行征地的两公告,即征收土地公告和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的公告。
征用土地的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在收到省或国务院征用土地批准文件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在被征地所在村进行征用土地公告。征用土地公告的内容:
征地批准机关、批准文号、批准时间和批准用途;
征用土地的所有权人、位置、地类和面积;
征地补偿标准和农业人员安置途径;
办理征地补偿登记的期限、地点。
解读:
1、公告以及后面的相关方案,是地方政府组织实施土地征收及补偿安置的依据。这是拆迁维权的重要依据,被征地拆迁人,一定要对一份有关征地决定的公告取证,以便咨询专业律师时对征地决定公告有专业和深入的理解。
2、一至五步骤,是地方政府对集体土地审批程序,相当于集体土地已转变性为国有土地,被征地拆迁人对土地不再享有承包经营权。
六、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
县或市级国土资源局根据省或国务院征用土地批准文件批准的《征用土地方案》在征用土地公告之日起45日内以村为单位拟订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并予以公告。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内容:
被征用土地的位置、地类、面积;
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种类、数量;
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的数量;
土地补偿费的标准、数额、支付对象和支付方式;
置补助费的标准、数额、支付对象和支付方式;
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标准和支付方式;
农业人员的具体安置途径;
其他有关征地补偿、安置的具体措施。
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村民或者其他权利人对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有不同意见的或者要求举行听证会的,应当在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向县或市级国土资源局提出。
县或市级国土资源局应当研究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村民或者其他权利人对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的不同意见。对当事人要求听证的,应当举行听证会。确需修改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的,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批准的征用土地方案进行修改。
解读:
1、从此步骤,进入地方政府补偿安置环节;
2、听证会对于被拆迁人来说,在整个征地拆迁过程中都是很重要的一个维权方式。若被征地拆迁人对补偿安置方案制定的标准不及时提出异议,相当于默认了地方政府制定的补偿安置标准。若超过行政诉讼法规定起诉期限,即使地方政府制定的补偿标准不合法、不合理,从法律上也是合法的。此规定是关系到被征地拆迁人最核心利益环节,再次提醒被征地拆迁人一定及时行使自己合法权力。
七、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报批
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将拟订的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或修改后的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报市、县人民政府审批。报批时,应当附具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村民或者其他权利人的意见及采纳情况,举行听证会的,还应当附具听证笔录。
解读:关于报批时间问题,由于《征收土地公告办法》明确给予了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村民或者其他权利人10个工作日的意见反馈或者听证要求的法定期限,即便在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村民或者其他权利人针对拟订的征地补偿、安置方案不提出不同意见或者不提出听证要求的情形下,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也应该充分保证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村民或者其他权利人的期限利益及相关权益。因此,启动报批程序的合理节点至少应确定在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之日起10个工作日之后。
八、批准征地补偿安置方案
市、县政府将征求意见后的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批准后,并报省国土资源厅备案,并交由市、县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
解读:
1、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将征地补偿、安置费用拨付给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后,有权要求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一定时限内提供支付清单,并有权督促有关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将征地补偿、安置费用收支状况向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予以公布,以便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村民或者其他权利人查询和监督。
2、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受理对征收土地公告内容和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内容的查询或者实施中问题的举报,接受社会监督。
3、对征地补偿安置标准有争议的,由市、县人民政府协调;协调不成的,应由上一级地方人民政府裁决。根据《实施条例》第二十五条第三款规定,征地补偿安置标准争议由批准征收土地的人民政府裁决,即一律由批准征收土地的省级人民政府或者国务院裁决。2010年11月30日修正的《征收土地公告办法》第十五条规定,因未按照依法批准的征收土地方案和征地补偿、安置方案进行补偿、安置引发争议的,由市、县人民政府协调;协调不成的,由上一级地方人民政府裁决。但该办法系国土资源部的行政规章,据此而改变《实施条例》规定的裁决权主体,法律依据明显不足。为解决裁决机关层次过高、提高裁决效率问题,2011年5月18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室作出国法[2011]35号《关于依法做好征地补偿安置争议行政复议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规定,被征地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对有关市、县人民政府批准的征地补偿、安置方案不服要求裁决的,应当依照行政复议法律、法规的规定向上一级地方人民法院政府提出申请。也就是说,自《通知》下发之日起,被征地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对征地补偿安置方案不服要求裁决的,不再向批准征收土地的省级人民政府或者国务院申请裁决,而是向批准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的市、县人民政府的上一级地方人民政府申请裁决。《通知》将原本由省级人民政府或者国务院行使的职权交由批准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的市、县人民政府的上一级人民政府行使,实质是一种行政权力的下放。对这一权力下放行为,人民法院应当给予必要的尊重。
4、征用土地的各项费用应当自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批准之日起3个月内全额支付。同时,要妥善解决被征地拆迁人的合理要求,同时要做到先安置后拆迁,坚决制止和纠正违法违规强制拆迁、暴力征地行为。
九、土地补偿登记
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村民或者其他权利人应当在征用土地公告规定的期限内持土地权属证书(土地承包合同)到指定地点办理征地补偿登记手续。
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村民或者其他权利人未如期办理征地补偿登记手续的,其补偿内容以市、县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的调查结果为准。
总结:六至九步骤是补偿安置程序。
十、交付土地
《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五条违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规规定,阻挠国家建设征收土地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责令交出土地;拒不交出土地的,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农村集体土地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根据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五条的规定,申请人民法院执行其作出的责令交出土地决定的,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征收土地方案已经有权机关依法批准;
(二)市、县人民政府和土地管理部门已经依照土地管理法和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规定的程序实施征地行为;
(三)被征收土地所有权人、使用人已经依法得到安置补偿或者无正当理由拒绝接受安置补偿,且拒不交出土地,已经影响到征收工作的正常进行;
(四)符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十六条规定的条件。
解读:
1、交出土地是土地征收过程中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对被征地拆迁人的权益影响最大环节。往往被征地拆迁人也是既得不到合法合理补偿,自己所享有土地又被强制性征占,产生维权纠纷;
2、判断地方政府通过司法程序作出交出土地行政行为是否合法,法律有明确规定,其实被征地拆迁人只有记住一句话,无论地方政府是否有征地审批文件,只要最终土地补偿款没有落实到被征地拆迁人手里,一切征占被征地拆迁的行政行为都是违法的,被征地拆迁人也是通过诉讼程序予以解决的;
3、地方政府没有直接强制性征占土地权力,通过其完成土地审批程序、按补偿安置方案足额补偿到位后,才有权力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强制通过司法程序让被征地拆迁人交出土地4、现实中被征地拆迁人往往忽略一点,由于法律意义淡薄,发生强占土地行为后,不及时拿起法律武器依法维护自己合法权益,错失最佳维权时机,后再想通过其他方式维权,难度明确增加。故再次告知被征地拆迁人,若发生严重侵犯被征地拆迁人利益的行为,一定先咨询专业律师,但不是必须委托专业律师介入处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