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
中国人对于美食的研究可以说是一个精益求精了,我们创造出美食。但是没有正确的饮食方法,美味的食物可能还会伤害我们的身体健康。前几年,权威健康杂志《柳叶刀》上面发表一项研究,表示中国人的饮食都比较精细,高盐,很少会摄入膳食纤维,所以在全球上来说,中国的饮食导致的癌症还有心血管疾病的病死率第一高。这是一个不好的结果。
吃,我们研究的如此的彻底,但就是这一盘盘色香味俱全的美食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有威胁,就有点让人匪夷所思了,为什么会有是这样的结果?
错误的饮食习惯,很可怕,要改
1. 口味重,平均每天摄入的盐超过6g
一般重口味的饮食里面往往多的是盐分,身体盐分过多不利于血管健康,可能会导致血管血压的升高,导致高血压的发生。重口的饮食里面一般都含有较多的亚硝酸盐,这种物质一般不会致癌,但是进入胃部然后受到肠胃细菌的影响,就会产生一种致癌物质,导致胃癌的发生,盐分还不利于身体骨骼对于钙物质的吸收,还会导致肾脏疾病的发生。2012年,中国的成年人每天食用的盐量平均已达到10.5g,而且有些食物里面就含有盐分,而中国国民健康膳食指南表示,中国成年人每天的盐量在6g就够了,所以重口味的饮食要避免,特别是夜宵里的油炸烧烤。
2. 饮食过精细,粗粮吃的太少
中国领土大,因为南北方气候的差异,然后就导致饮食习惯的不同,北方主面,南方主米,但是这两个地域都有一共共同点就是都比较注重口感,不会太粗糙。其实根据我国居民的身体男性每天最好摄入13.9克的谷物,女性一般是14.6克,但是很少有人达到。美国有研究表明要是人体每天食入的粗粮有90克,那么冠心病、中风还有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就会降低,要是有220克左右,癌症发生率也会降低。
3.饭后不停嘴,立马吃水果喝酸奶
吃完饭,肠胃里面的食物还没有来得及消化分解,然后在胃已经装的差不多的情况下,然后立马开始吃水果,就会导致胃部不堪重负,而且水果具有很强的饱腹感,就会容易导致胃胀的发生,没有及时的分解消化,脂肪糖分堆积在身体里就会容易造成肥胖,还有脂肪肝的发生。酸奶一样,很多人认为会促进胃酸的分泌,可以帮助食物的消化吸收,是错的。酸奶和水果一样会增加饱腹感,导致肠胃负担还有发胖。
不仅这三个,还有经常喝酒、吃剩菜、吃饭太快、喜欢汤泡饭、喜欢趁烫吃饭都是不健康的饮食方式,吃饭其实也是一个技术活,健康的进食,才会让美食发挥最大的作用。
中国医学学会幽门螺旋杆菌学组表示,饮食的不注意,然后导致我国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几率已经高达59%,幽门螺旋杆菌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一类致癌物,引发胃癌的可能性很大,所以这就是为什么现在国家大力提倡公筷公用,避免更多的感染。
还有早餐,现在很多人忙于工作养家然后就会导致早餐开始随意处置,久而久之导致身体的免疫力越来越低,消化系统会受到伤害,还会影响一个人的整体情绪,损害身心健康。要是忙于工作到很晚,十点是晚饭也是常事,为什么中国患上高血糖之人这么多,而且越来越年轻化,就和吃饭吃太晚有关,这种饮食方式导致胰岛素分泌过多,导致肥胖。
可见中国人的饮食习惯还有方式确实是需要调整的!
吃饭想要吃出健康?这几件事要做到
第一,人在饥饿的时候什么都想吃,恨不得吃下一头牛,美食当前一定要克制自己的手还有嘴,要是进食太快,就会没有办法控制住对于食物营养的均衡摄入,然后更多的营养物质就会被忽略,导致身体营养物质的匮乏。最好是一天三顿饭准时的摄入,保持规律,让你的身体记住你的饭点,早餐最好在6:3.—8:30,午餐在11:3.—13:30,晚餐在18:00—19:00摄入就好。
第二,进食的时候不要三心二意,吃饭玩手机或者看报纸就会导致消化液的分泌不及时,不利于食物的消化,时间久了就会导致消化器官的异常。细嚼慢咽,一顿饭的进食时间保持在30分钟左右,细嚼慢咽,一口饭咀嚼次数最好不要低于5次。
第三,可以先吃蔬菜,因为蔬菜会增加饱腹感,然后就会减少对于蛋白质还有脂肪类食物的摄入,有利于对于身体血脂的控制。特别是瘦弱的人,可以先吃菜,后吃肉最后吃饭,主食还有蛋白质的食物可以选择牛奶或者鸡鸭鱼肉等。
第四,很多人会选择控制饮食然后达到减肥的效果,那饭前就可以喝一点水,然后进食高纤维的食物,比如粗粮或者菌类等,都是热量比较低,没有太多脂肪的食物。不要熬夜,即可以给身体时间排毒,还可以避免夜宵时间,一举两得。实在是饿,忍着也不行,胃酸分泌过多没有食物中和就会刺激到胃部,可以吃一点富含纤维或者谷物,例如香蕉或者全麦面包都是可以的。
当然光进食不运动也是不对的,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身体消化食物,然后提高食欲,饭后休息半小时,然后可以散散步,或者打一打太极都可以。病从口入,健康也可以如此!
参考文献:
1. 《死亡率全球最高!你也在吃错饭?这3个危险的饮食习惯,很多人全占了》——环球网 2021-12-15
2. 《怎样吃饭更健康》——光明网 2021-06-24
https://m.cndzys.com/drug_company/4689.html
https://m.cndzys.com/drug_company/10981.html
https://m.cndzys.com/drug_company/9555.html
https://m.cndzys.com/drug_company/320.html
https://m.cndzys.com/drug_company/10421.html
https://www.cndzys.com/drug_company/9708.html
https://m.cndzys.com/drug_company/2710.html
https://www.cndzys.com/drug_company/473.html
https://www.cndzys.com/drug_company/5802.html
https://m.cndzys.com/drug_company/523.html |
|
|
|
|